我小心翼翼,写下一首小诗,恐打扰这一片神圣土地的安逸。
《灵魂归处》
浮生偶造须弥间,
西江千户第一山;
酒不醉人人自醉,
漫山氧起红豆杉。
天高不过雷公坡,
丽水至美舞阳河;
鹏程万里栖侗寨,
霁散为虹天际泊。
黔山半水半分田,
凤舞九天声声弦;
锦屏此去仰阿莎,
三穗安放王母前。
镇远咸威安天下,
天柱立地思远贤;
凯里魂归松皆雅,
游子寻幽黔东南。
二
龙洞堡机场往每一个方向,都是美好。
美好,人们定义不一,在黔东南没有分歧。
有人表示不服,怪他没有身临其境。
第一站是西江千户苗寨,下次说。
第二天镇远古城,然后说。
今次说邦洞。
车在山中穿行,过了松皆雅隧道,有文斗苗寨的影子,指示牌出现了三穗、天柱。
看白色的薄雾升起在比山还高的山上,看比远山更远的山峦叠嶂,看比绿更绿的绿树成荫,看比云更自由的云卷云舒,看风景把风景拥抱在怀里,看我在风景之中徜徉。
一行人此行目的,是与人瑞共襄寿举;目的地是邦洞侗寨。
听闻,一个人千辛万苦穿梭时空,把五个子女养大成人。
她,已是九十七岁高龄,依然精神矍铄,神采奕奕。
她,定是此间风物见证,山在看,水在看,云在看。
我们只看她。
没有路,脚就是尺度;如果是高山,攀爬就是信念;生活态度成希望。
生活在没有路的山,攀爬是希望的尺度。
尺度由古及今,尚贤是最小的距离。
我还不知道什么是“山色空蒙雨亦奇”,什么是“只可意会不可言传”,什么是忘我,什么是启蒙与唤醒。
只在一个瞬间,我双眼模糊。
推开门,池塘倒影着插秧的身姿,小径丈量着风雨飘摇的记忆,大歌声响唤醒月光,耕牛在泥泞中欢畅。
日出而作日落而息,是诗人希冀;邦洞妈妈比早更早比晚更晚。
凿井而饮耕田而食,是岁月留声;邦洞妈妈汗水多过溪流,饥饿赛过秋收。
涸泽而渔当户织,渔网格致心思,临行密密缝的紧致。
生生世世经久不息,在斯人独憔悴的夜,在望子成龙的春天与期待凤舞九天的秋望。
嘘,让我们安静的听。
听他们的歌,听她们的故事。
歌声起起落落,故事分分合合。
有人精彩,有人黯然。
起落里有你,分合中有我。
听:
牛角根根做云梳,
一天三遍头发乌;
牛角盛酒酒做媒,
从此放牛不读书。
读书是邦洞妈妈的灵魂,尚贤是侗族儿女的情愫;邦洞妈妈知道,把子女教育成人成才,就等于放飞他们去远方。
她们依然如故,培养是为了他们的未来,从此,他们活在她们的思念里。
后来,丝丝眷顾,在侗歌声声。
侗歌究竟有多美,回想忘吻姑娘嘴。